我的写真(1 / 1)

1992年1月24日,我出生在黔西北偏远的小山村,那个漏风漏雨不足八十平米的土瓦房,便是我的出生地。

我一出生就在大山里,我没有有钱的爹妈,我的爹娘都是贫苦朴素的农民。

我八岁之前,一直在家里割猪草、砍柴、挖洋芋、放牛。九岁那年,我被父亲送给二爷爷带着放羊,一放就放到了十一岁。十一岁时,我想去上学,离得近的学校,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去上的,里面经常发生有钱人打穷人,出现过人命,于是,父亲就舍近求远把我送到一个苗族村寨小学上学,那里全是苗族,全是苗语教学,每天我要翻过几座大山,穿过几公里的无人区,无人区全是杂草和树木,小树林,至于老师当时教的是什么,当时我就不知道,如今更忘却了很多。

十二岁那年,我一年级读完,自然升年级,原来的村小无法再教授二年级的知识,于是,我自然而然被升到另外的中心学校,由于路程遥远,我和正在读五、六年级的哥哥、二姐住在一起,一起做饭,一起找柴,一起上学,一切自给自足,放寒暑假才有机会回家一次。十三岁那年,我们班换了一个老师,他是代课教师,他经常打我们,或许是因为我们调皮吧,反正,现在回忆起来,我也找不到我自己哪里调皮,当时却被打了。也是十三岁那年,我们每个同学所要缴纳的学费为八十多元,我的却被我的数学老师收成了九十多元,后来我二姐知道后,才去帮我要回被多收的钱。

十四岁那年,二姐已经上初中,毕业走了,哥哥已经六年级,哥哥也开始毕业了,于是,我被父亲调了回来,重新去了另一个学校开始新的学习。

初三时,我全身水肿,药物过敏严重,成绩严重下滑。考上高中后,高一的那一年里,我被父亲寄宿在姑奶奶家。大学时,我很少回家,大二那年寒假,我去了深圳打工;大三那年暑假,我去黔东南任了培训班的兼职老师,也是大三那年假期,我以学生干部身份去了晴隆县搞公益服务,做精准扶摸底调查。大四时忙着考工作,东奔西跑的考试,让自己的钱全部用掉,所幸,后面考到了工作。

之前,我希望我能把书读好,拥有自己的工作,挣钱养家糊口,给父母盖一所像样的房子养老。工作后才发现,我所想的,很多都无法去实现,反而那些想法会成为新的痛点。

说起来,实为惭愧,惭愧到自己周身都是病痛。不过回想起往事,那些苦涩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斗志。

是的,我的大学是靠自己挣钱养自己,靠老爹老妈喂养的牛卖得钱和姐姐、二姐打工给我的钱来维持生活。我的学费,我一直给同学亲戚借。我的大学虽然本科,我也是那个小山村当时少有的大学生,但,当时的我并没有贷到款来交我的学费。

我考上大学那年,通知书里通知,贫困的学生可以带着户籍所在地村委的证明去报名,我曾去打证明时,按村官的说法,因为我是父亲超生的,我得缴纳500元的社会扶养费,才能打到证明。说来也好笑,我当时连读书钱都没有了,很不容易才考上,别人能贷款读书,我却还要交钱打证明。

事实上,五零后的父亲,现在都已经七十岁了,那一代人有那代人的思想,那一代人也有那一代人的现状,父亲是属于那一代人。而那一代人,又有谁没有几个孩子呢?所以,我不明白,为什么上一代人的历史,非要让下一代人来承认错误,但并不是谁的错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很多年前的事,我根本不知道,当然,那些过去,根本就无法辨别出对错,也根本没有对错。

我深深知道,父亲有父亲的苦难,父亲有父亲的精神,父亲有父亲的痛。

我特别明白,我没有什么幸运的,我所拥有的,只能自己去打拼。我也明白,我是幸运的,我所不能拥有的,我可以努力,可以去奋斗。

很多时候,在难的时候,没有人给我安慰,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我打气,有时,我会处于崩溃边缘,我很想去放弃,可是,每一次我想起往事,我都严肃而慎重的告诫自己不能放弃,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,因为除了自己,我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!

在很多人看来,我很坚强。其实,我并没有刀枪不入,难过了也会伤心,也会掉泪。

其实,我是一个不太能言善辩的人,我是一个被人误会了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人,我也是一个被人伤害了不懂得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人。

只是,我学会了伪装!

是的,不管未来如何,不管过去如何,不管遭遇何种苦难,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,不让自己受太多委屈。

我身为人,所做之事,必须对得起天地,必须对得起良知和道德,必须对得起父母和自己。

我相信,只要自己用心,总会遇见那份真,不然如何日久见人心。

一辈子真的不容易。有时,活着,活着,却不知道怎么活了;有时,人交往着,交着,交着,不知道怎么变了。人呀,太多的结果无法预知,太多的答案无从解答。

人活在生活中,我就是我,每个独立的自我,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烟火,不能什么事情都去计较,这样会活得太累,不能什么结果都去比较,这样会过得太苦。总之,人这辈子很短,但不能因为困难和生活的尖锐而变得不辽阔。

人的一生中,每个人都会升起无数次月亮,这注定,我们一生中,也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。

人生是如此艰难,有的事情,不必要去拆穿,只要我们用清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,荣光必然照亮最初的梦想,所以,我一直如此相信,这些一定会成为必然可以实现的永恒。

让自己惊艳时光,也让自己温柔岁月吧。

很多时候,我会这样想:记住这一次自己为什么走上台,既然上去了,就不要怕,因为怕,会输掉一辈子。所以,每一次挫折时,我好好的去努力,自己也好好的。

大学之后,我开始学写作,那时候,我并不知道,在这条道路上,我会走得这么远,说实话,真心感谢缘分和遇见,感谢大学时,我的物理老师们对我如此包容,感谢教我走进文学与写作这条道路的老师如此实诚,也感谢自己的努力和执着。

走进文学,我才发现,自己其实有很多优点,当然,走进文学,我也逐渐明白一些道理,学会看世界的事物,拥有自我对事物独特的见解。

在我的写作之路,后来我才明白,它的过程就是我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过程。多年以后的今天,我再次回想从前写作的日子,有苦涩,有艰辛,更多的回忆是甜蜜。我最开始的写作是现代诗,至今我还清晰记得,我第一次在公开刊物发表的第一首诗歌是《那片水域》,它是写我的故乡,写我对故乡的眷恋,更多的是叙述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境。

每个作家的写作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地理坐标,比如鲁迅,他的写作坐标在浙江绍兴,沈从文的写作坐标在湖南……仔细来回顾自己的作品时,我突然发现,我一样的有自我作品的坐标。说到这里,我自然想到中国青年作家报。

2019年,我遇见了中国青年作家报,认识了周伟老师,认识了龚容梅老师等,也在中国青年作家报认识了很多文友,他们都很优秀,多数是90后,00后也不少。于是,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和中国青年报的平台上,我有机会与彭学明老师等名家交流和学习。之后我通过努力,分别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发表了散文诗、漫画和散文,散文是关于乡愁和游子的,当我的作品《回归的马蹄》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刊发出时,我是兴奋的,心里充满了光和力量。

有时候,我也害怕写作,担心这些文字显得那么苍白无力,显得那般无助可怜,甚至写的东西无人问津。不过,仔细静下来想想,确实需要写作,不管一个人也好,还是一件事也罢,总得有点记录和回望吧!

当然,去写什么?去留下什么?这很值得去思考,写人情世故,写大美河山,写青春活力,写人文地理,总得有一个动力去驱使自己出发吧。不然,又怎样提笔呢?

后来才发现,写作的本真最终归于自己的内心和精神。所以,我在写作中得去坚守一些东西,传承一些东西,也应该摒弃一些东西。像我们吃东西一样,肚子总不能全部吸收吧。

我的写作,当我此刻回望过去,我遇见很多老师,很多人,也有很多困难和喜悦。不知道每个写东西的人是不是如此,写着写就会写了,或者是写着写着就不会写了。有段时间,我写着诗歌,便开始了散文诗的创作,于是,我的散文诗《我的草漫过故乡的疆域》(外三章)在2019年刊发于《散文诗》杂志上,《我抱着春天喘不过气来》散文诗刊发于2019年中国青年作家报上,我突然发现,我写诗歌,写散文,居然自己也会写散文诗了。当然,后来的一段时间,写着写着,什么都不想写了,索性什么都不会写了。

人的成长和生活,也大概如此,有的时候会一时迷茫,会一时慢下来,不过,坚持心中的光芒和行走的脚步,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向前的姿态,所以向前走,就一定向前!

事实上,关于我的回忆,有很多是痛苦的,甚至很生冷。关于故乡,关于我的述说,是苦难,或许永远都回不去,永远都是鲜为人知,永远都是卑微和渺小。关于我,就是来客,所以,我给我的这本书取名为《我是故乡的来客》。这是我的写真。

现在想想,嗯,写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也是一个件很幸运的事。当一些苦难经历过,无法与这个世界言和,也不能把这些事很了然的告诉世人,当然,很多人在你的作品里也根本读不懂你时,写作显得很没有意义,但不因为这些,《我是故乡的来客》就不写,因为我是来客,命运让我无法改变的事实!

最新小说: 我和正德闹掰了 艾高的遗民 太阳与雄狮 生命的流水账 枭雄闯天涯 夕岁的朝阳 死肥宅室友 我是故乡的来客 常山赵子龙 记录生活的笔迹